在某镇2014年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多篇)

时间:2024-10-22 22:58:04
在某镇2014年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多篇)[此文共23504字]

第一篇:在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落实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和县xx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回顾“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工作,客观分析当前农村发展形势,安排部署2014年农村经济工作任务,统一思想,强化措施,全面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下面,我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工作回顾

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基础在农业”的功能定位,全力推进“全国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县”建设,坚持适应高效农业发展方向,突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克服了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双重冲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我县被评为“中国(通榆)特色食品暨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县”。2014年,全县农业总收入实现2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49元,分别是xx年的2倍和2.5倍。

——适应高效农业成效显着。以发展适应高效农业为方向,全面优化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大幅增收。采取典型引路、项目支持、资金倾斜等办法,辣椒、美葵、棉花、甜玉米等适应高效作物面积不断扩大,2014年发展到180万亩。以良种良法推广为重点,以科技示范和培训为手段,加快了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推广步伐,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明显提高,葵花、蓖麻杂交种及其他常规作物良种得到普遍应用,葵花套种、地膜植椒、植棉、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得以迅速推广。

——水利水产工作取得新突破。以节水农业为方向,加快水源工程建设,成为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高效节水示范县和牧区水利示范县。投入资金2.1亿元,新打抗旱井12500眼,新增稳产高效基本农田25万亩。加大膜下滴灌等新型灌溉方式推广力度,建设节水示范区44万亩,节水灌溉工作得到国家和省的奖励。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防汛抗旱体系建设取得新进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完成了水利项目滞水、引水、节水、民生、生态等五个方面七个规划和可研的编制申报工作,构建起水利发展的新格局。积极推进依托哈达山水利枢纽为县城供水工程,进入国家立项阶段。制定了水产养殖、渔业生态修复等规划,实施了省级水产示范项目,创建了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区,开展了渔业增殖放流、渔民科技培训等活动。加强渔业行政执法,渔业逐步走上独立产业的发展地位。

——牧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以发展舍饲牧业为方向,加快转变饲养方式,实施了“加快牧业发展三年攻坚战”,新建、改造精品牧业小区180个,全面加强防疫、良种繁育等工作,畜禽数量、质量明显提高。2014年,全县牧业总产值实现12.3亿元,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1650元,比xx年分别增长132%和106%。

——劳务输出方式实现重大转变。加强输出培训和创业扶持,强化基地建设和有组织输出,劳动力转移方式由单纯的体能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由单纯的外埠输出向县内灵活就业转变,由输出劳务向返乡创业转变,平均每年转移劳动力8万人(次),劳务收入年均2亿元,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坚持产业化方向,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发展省、市、县三级龙头企业29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济组织150个,认证绿色、有机、无公害品牌109个,基地面积达到139万亩。

二、突出重点,全力做好2014年农村经济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们要紧紧抓住全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施“富民工程”的有利契机,坚持精准农业、精品牧业和技能劳务发展方向,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把农业产业化作为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联结点,培育和发展节水农业、设施农业、规模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加快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由被动抗灾型向主动避灾型转变、农村经济由种养主导型向加工主导型转变、农业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统筹解决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问题。

2014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典型带动,产业拉动,订单推动,科技促动,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适应高效农业、规模设施农业,以农业产业化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全县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2014年,正常年景,农业总收入实现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坚持农业产业化方向,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是我县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着力点。我们要始终把推进农业产业化放在农村工作第一重要的位置,采取超常规措施抓紧抓好。一要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现有龙头企业中选择发展潜力大、带动功能强、成长性好的骨干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推进产品结构升级。要强化农业招商工作,围绕特色农产品资源,重点在通榆中国草原红牛、葵花、蓖麻、辣椒、打瓜、绿豆、肉羊、木材等产业上引进大型深加工项目。通过内扶外引,加快建设有规模、带动强的龙头企业,培育和打造我县拿得出、叫得响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全面提高优势资源的深加工能力。二要抓好基地建设,建立13个重点产业基地。要重点抓好通榆红牛、棉花和甜玉米生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肉羊、奶牛、鹅等绿色畜产品基地建设,新增绿色农产品基地20万亩。要加快推进全县绿色环境评价工作,完成200万亩绿色农产品耕地、100万亩草原的环境评价,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县快速发展创造环评基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落实专项经费,确定专职人员,在基地建设、企业生产和市场监管三个环节加强质量监管。三要抓好品牌建设。一方面采取对企业认证品牌予以扶持的办法,对新认证品牌均冠以“中国 向海”标识;一方面要对原有的109个品牌进行整合,选择开发潜力大、市场前景好、有开发能力的品牌和企业,加大销售市场开拓力度,打造通榆知名的绿色食品品牌。四要抓好订单农业。搞好企业与农户的衔接,重点抓好杂交葵花、辣椒、棉花、甜玉米、谷子等作物的订单,有效保证农民和企业的利益。五要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通过政策激励、业务指导、人才培训和经营服务,确保每个村至少有1个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加快推动产业化发展,县政府从今年开始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用来支持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和表彰奖励。

(二)强化试点带动示范作用,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全县上下要把新农村建设纳入今后农村工作的重要日程,以“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为契机,把新农村建设同全县城乡建设管理、推进城镇化、发展旅游产业工作结合起来,按照城乡建设一个规划严格实施,确保建一个成一个,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目标。今年重点推进17个省级示范村建设,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严格按照规划标准,采取每 ……此处隐藏20816个字……我们真诚的工作求得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真心办事,真诚待人,绝大多数群众是通情达理的。在这点上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居高临下,不要盛气凌人,要学会和风细雨。要善于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化被动为主动,化腐朽为神奇,自觉地把群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二是要切实解决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郑板桥写过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封建社会的官吏尚且如此,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的更好一些、更细一些呢?因此,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真正深入到基层一线,蹲下来、沉下去,“接地气”。今年我们要继续实行领导干部下乡包村制度。去年我们实行了一年,但我认为不理想,浮光掠影多,泛泛而谈多,蜻蜓点水多,下来我们要具体研究,确保收到实效。三是要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深入研究社会发展的新变化,适应社会管理的新任务,抓住重点领域,突出关键环节,更加注重用服务的手段解决矛盾,用体制机制的方法破解难题,“管”出秩序,“理”出和谐,促进社会管理由应急性向常态化转变,由点的控制向面的治理转变。去年,我们在网格化建设上创建了“一格三员一支部”的模式。既然建起了,就要发挥作用。要通过每个网格的运行,加强社会舆情研判和社会面控制,及早发现和处置不稳定因素、不安定苗头,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掌握主动权,确保大事不出、小事少出、有事及时妥善处置。坚决防止发生重大政治性事件、非法聚集事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和暴力恐怖事件。

四、振奋精神,奋发作为,全力开创我县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同志们,今年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能不能落到实处,干部是决定因素。目前,我县县

乡村三级换届工作已经完成,作为新班子、新干部,务必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争一流”的使命感,奋发有为抓落实、仆下身子干事业,确保完成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奋力开创我县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是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了“四种危险”,其中“精神懈怠”被放在首位,是最危险的“危险”。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精神要振奋。尤其是在座的各位,都是决策部署的执行者,也是本部门、本单位干部风气和干事氛围的影响者和引领者,精神状态如何,直接影响全县干部的精气神。从我们平时的工作看,虽然工作纪律有了明显好转,上班迟到、早退的现象没有了,但个别干部精神不振、状态不佳的问题仍然存在,主要是对工作没有激情,对事业没有热情,碌碌无为、得过且过。面对各地你追我赶、争先发展的局面,面对转型跨越的繁重任务,必须在其位、谋其政,当其职、尽其责。面对发展要有一股干劲,把精力和才华用于转型跨越发展,在想发展、谋发展、促发展中,在“富民强县、重振雄风”的伟业中展示自己才华、体现自身的价值;面对挑战要有一股闯劲、一股韧性、一股钻劲,对转型急需解决的问题、群众期盼解决的问题,要义无反顾,敢打硬仗,不退缩、不气馁,谋求破解之策,寻求致胜之道,切实以昂扬的斗志和不懈进取的精神,投身到新的工作中去。

二是要切实增强领导和促进发展的能力。作为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一把手”,组织上派你到这个地方工作,让你分管某方面工作,首先要做的是要吃透情况、理清思路。你这个地方,你分管的这块工作,发展的优势有哪些,发展的劣势是什么,怎样扬长补短,五年发展的目标是什么,每年应该怎么发展,重点、难点在哪里,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说连自己的底数都不清、思路不明,那如何促进发展?其次是要突出重点,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特别是对于一些新上任的同志来讲,尤为重要。以前没有接触这个工作,第一次上手,什么事情看起来都是千头万绪。这个时候就不能满面开花,眉毛胡子一把抓,那肯定什么也干不成、干不好。要学会抓重点,抓关键。重点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重点工作做好了,其它工作自然水到渠成。再次是要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一个干部的基本素质、内在功夫如何,既看平时,更看如何面对和处理复杂局面、疑难问题、棘手事件。要学会站在全局的高度,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利用矛盾化解矛盾、利用利益制衡利益,破解复杂问题、疑难问题,加快推进发展。

三是要狠抓工作的落实。为政之要,贵在落实。各级干部要把提高执行力作为推动发展的“生命线”,进一步增强抓落实的能力,加大抓落实的力度,以抓落实的成效取信于民。一要讲政治,保持政令畅通。作为领导干部,首先要讲政治。对上级的决策部署,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做到执行坚决、讲究效率、坚持标准。执行坚决,就是要愉快接受任务,不争论,不迟疑,不以任何理由谈条件、讲价钱;讲究效率,就是要行动迅速,不推不拖,不等不靠,尽早完成;坚持标准,就是要工作不打折扣,说到哪里做到哪里,不敷衍塞责、消极应付或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最近,我们以县委办文件下发了《关于印发<县委书记工作备忘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就是要从县级层面上加大对各项工作落实的督促检查,促进各项工作高效运行。二要讲大局,服从服务改革发展需要。各级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必须把大局利益放在首位,当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矛盾时,必须无条件地维护好全局利益,绝不能片面强调部门利益而不顾全局利益,更不能为了局部利益甚至是个人私利而损害全县的大局利益。三要讲责任,增强抓落实的自觉性。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实现既定的目标,全县没有“局外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强化岗位责任意识,敢于和善于担当责任,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对所承担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大事实事,积极主动地抓好落实;对份内的其他工作要自觉干好,绝不能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推也不动。

四是要改进工作作风。当前我们干部作风上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少数干部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作风不务实、工作不踏实,过多想自己的帽子、谋自己的位子,缺乏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政绩观。“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必神难凝”。一旦有了浮躁之气,必然导致心神不定、贪图虚名、行为变形、误入歧途。在这里,我再次给大家提个醒。我们用人的导向,就是要重用那些默默无闻、埋头苦干,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绝不能让那些成天心思用在投机专营上,只谋人不谋事的人钻了空子。希望大家要管住自己的心。要有一点坐看云起、闲庭信步的气度,正确对待权力、荣辱、升迁,时刻保持一颗敬业之心、淡泊之心、感恩之心,勤勤

恳恳干事、兢兢业业为官、踏踏实实做人,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把现在的事情办好,替未来负好责;要有一种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精神,倡导一种不敷衍、不回避、不推卸的工作作风,只要对党的事业有利、对祁县发展有利、对祁县人民有利的事情,看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地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绝不动摇。

同志们,祁县的发展,上级赋予我们重托,全县人民对我们充满期望,时不我待,责任重大。希望大家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凝心聚力、扎实推进,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为“富民强县、重振雄风”宏伟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在某镇2014年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多篇)[此文共2350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