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8日 星期三
今天,村支书带我来到村部,和各位村干部见了面。他们非常纯朴、热情,都亲切地称呼我为小李。书记还拍了拍我的肩膀:“小李啊,不错,要好好干啊!”
随后,村委会主任带着我在村里转悠,熟悉村情村貌。我边走边记下所听、所看到的情况。一路上,不停地有村民热情地打招呼,邀请进家坐坐、喝口水什么的,真的让我很感动。接近中午的时候,村民们基本上都休息了,走在村庄的阡陌,偶尔听见几声犬吠、鹅叫,我感受到一份自然而又淳朴的宁静。
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2014年7月28日 星期六
刚进村的时候,了解到我村有好几名孤儿,对他们就多了一份关注和关心。正好今天是星期六,孩子们都放假在家,我就买了些点心,去看看他们,了解一下情况。
下过雨的村路,非常难走。车轱辘碾出的印迹,一道一道的,一边高一边低。我骑着电动自行车,摔了一跤,只能推着走。王庄离村部又特别的远,花了近半小时才到了王洋、王梦阳的家里。
他们的奶奶看到我来很激动,孩子们懂事地偎在我身边。老奶奶年纪大了,腿脚也不方便,她家离大队部又远。我把手机号留了下来,让她有什么事情打个电话,我给跑跑腿。老奶奶一直感激地说:“好闺女,好闺女啊,共产党好啊,把你们送过来,感谢党和政府啊,对我们这么关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想,组织上把我们选派到这里,不仅是要我们带领农民群众致富,也是要求我们当好村民,把村民当亲人,真心实意地关爱他们,这样,才不辜负村民群众对我们的期待!
2014年8月7日 星期二
前两天一位大妈和我提到她儿子在外打工,和用人单位发生了冲突,大妈对我说:“小李啊,听说你是学法律的,你给我们讲讲,让我们也多点了解,行不?”我一听,这正是好事啊,我的专业知识派上用场了。
这两天,我忙活着把婚姻法、劳动法、民法等法律条文设计、装订成册,散发给村民群众阅读。在书记、主任的帮助下,今天下午我在村部又开了法律讲座,好多村民群众来听讲,他们听得很认真,有些村民甚至还做了笔记。我觉得自己讲得并不是很好,但是他们很包容我,一直在鼓励我:“小李,讲得不错!”??
这次的讲座让我有了更多的想法。这么长时间的接触,我发现农民们的思想非常保守,严重地制约了他们的发展。要想发展,就要帮助他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宣讲法律知识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为他们普及科学知识、传授实用技能,帮助他们掌握脱贫致富的本领。一分知识一分才,一分本事一分“钱”。我村主要是粮食作物,产业结构单一,我们作为大学生“村官”,应该引导村民群众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新上致富项目,例如设施栽培、畜禽养殖??在这里,我要从小事做起,为他们多做实事
2014年11月5日 星期一
今天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日子,万物在我眼中都是那么可爱!多年来没有得到解决的饮水问题,在乡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在我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自来水厂负责人终于答应,为我们村修建自来水管道了!这表明:我们村终于可以喝上方便干净的自来水了!村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又能有所提高了。
自来水厂负责人和我们不仅在解决饮水问题上达成了共识,通过协商,在我村的规划、鱼塘养殖等问题上也有了更新的发展理念。
这个月开始铺设自来水管道,明年开春全村人就都可以用上自来水了。想到村里一路蔓延的管道,想到村民们脸上的朵朵笑容,我感觉自己的责任更加重了。在这里,我就要从小事做
起,从具体事情做起,脚踏实地地为村民群众办些实事。
第二篇:村官民情日记2014年8月21星期三晴
从我第一次来xx村到今天已经一段时间了,每当我走进村里,总能看到勤劳的村民们劳作的身影,总能听到老乡们用朴实的方言和我打招呼,并邀请我去家里吃饭,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觉得很感动,觉得心里很温暖。作为一名村官,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融入到村民的大家庭中,要靠近群众,接近群众,关心群众。在深入到群众中是,要注意不仅要在言行举止上注意,更要在思想上重视,只有真正从心里和群众拉近关系,我们才能消除和他们的距离感。村民们都是善良的、淳朴的,你对他们好,为他们办实事,为他们谋福利,他们就会永远记住你的好的。所以,我相信我的努力一定会得到村民们的肯定和认可的。
第三篇: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民情日记
兔年挥手而去,龙年接踵而来。直面新的一年,我想每一位同胞、同志、朋友,都怀揣着理想与抱负,有着新的希冀和憧憬。在这里,我通过数天的“开门大走访”亲密接触了数十位草根民众,并如实记录下来。
2014年3月1日星期四阴
心系民众为民解难
今天是我作为大学生村官入职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走访,心里很激动也很紧张。早上八点半陈志宏乡长就带领着我下乡去了,并在村里与游和平书记汇合。
第一个目的地是阮畈村游家冲组的游关柱,现年65岁,曾为阮畈小学教师,现已退休。夫妇俩住在游家组的老房子里,大儿子已年载未联系,小女儿倒是常会回家看看,无家庭收入来源。刚进家门,游老先生就很激动的说:“陈乡长您来了呀,快进来坐坐。”陈乡长也满脸笑容地说:“您老还记得我呀?”“怎么会不记得,您两年前在我们阮畈挂点,经常到村里来看望我们,肯定记得噻。”老先生开心地说道。我被这种氛围所感染,也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容,心情也放松了许多。
喝过茶后,老人为难地说:“陈乡长呀,我们也是熟人了,我家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虽说乡里的补贴年年到位,但是生活也只是勉强能过下去,没什么经济来源,这以后可怎么办呐?”陈乡长沉思了一阵,然后建议两老人可以充分利用后山上的自然
资源,多养些鸡。现在党委政府实施各项优惠政策,减免各类手续费用,而且农技站会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尤其是现在鸡蛋和土鸡的价格都在上涨。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也有了一定的收入。老人听了很是激动,说这个好,可以试试。
走出老人的家,我在想,其实只要你设身处地地站在人民的立场,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你就一定会得到群众的认可。今天访民情让我过得很充实。
2014年3月15日星期四雨
春风化雨润民心
今天陈乡长以及派出所的游所长带领我,继续着我们的走访之旅。初春的寒冷迎着绵绵细雨,虽然天气不给力,但是冷冷的气候也抵不住我们走访的热情与激情。
约莫上午11点半,我们来到新建组曹会良家。在这里正好碰上了下一个要去拜访的五保户对象,也正是因为这个人让我切实体会到了老百姓贫困的辛酸。他的名字叫刘平波,现年41岁,因患白内障晚期,治疗无效,眼睛已经看不见了。结过婚,前妻因家里一贫如洗实在过不下去而离开了他。无子女,现与七八十岁的父母住在一起,平时生活无法自理,还得靠父母亲照顾。房子也破烂不堪,更别 ……此处隐藏1819个字……%费用的民生工程,怎么你们不支持不缴纳?村民说:“没医保时,一个阑尾手术医院收一千多块钱,有医保后他们收二千多左右,换句话说,农民在医保里享受不到多少钱,扣出所交的钱,根本没享受到。到医院,医生会问有医保没有。同样的病,如果有医保,医院收费就高,如果没有医保,收费用就低。”。
我说,这种现象我第一次听说,但我必须向你们说,这不是国家贪了你们的钱,你们不能误会,这本质上是医德医风的问题。是个案,不是普遍存在的,遇到这种事,你们可以向政府反映。医保还是要入的。
村情民意日记
今天是勐养镇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评比的第一天,下午将近三点,曼卡村的村民已聚在开会地点。看得出,他们的积极性很高。我心里由衷地高兴,因为除了评比活动以外,我积极和派驻单位联系,请到了两位州委党校教师来给他们上课。玉炳副书记将这两位老师向村民们作了简短介绍。课堂上李永仙老师讲授了艾滋病防治知识,杨林老师讲授了
土地承包法的内容,在这一个多小时的知识传授时间里,村民们始终在认真地听,课堂程序井然,因为讲课的内容和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依靠农民群众的力量,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会有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强涉农政策、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农村工作能力和水平,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好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让农民群众深入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工作。
科学合理种植,促乡村经济发展
我市推进新农村建设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寨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和指导员的双重身份,实施农民增收、农业科技入户、扶贫攻坚和农村人才培养是我们作为驻村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职责,今天,我本着这个原则来到跳坝河村委会苦竹林村小组举办了一期橡胶生产管理技术培训班,苦竹林村地处勐养镇的偏僻山区,全村共有11户58人,劳力33人。
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全村橡胶发展较快,因不具备丰富的生产知识,栽培、管理和割胶技术落后,加之有的胶农不顾气候寒冷与否进行不合理种植橡胶,造成了不该有的损失,村民们这样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生产方式,严重影响着我镇民营橡胶的健康发展。 为此,我参照云南省农垦总局《橡胶栽培技术堆积实施细则》,结合农村实际,对胶苗、病虫害防治等整个过程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以问答的方式进行培训,并整理出一份《勐养镇民营橡胶栽培生产技术管理准则》发放到每一个农户家,通过这次培训使他们在橡胶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村情民意日记
为了加强村民对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的各项惠农政策的了解,使村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更加深入,村“两委”班子和驻村指导员共同研究后,认为不少村民思想观念跟不上当前改革大潮,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必须把提高村民素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针对这一实际,今年4月以来,村委会组织广大村民开展大学习活动。一方面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群众骨干动员会,深入110余户农民家中、地头,向他们讲解党的十七大精神、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讲解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目标和重大意义,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一项“德政工程”,最终受益的是广大农民,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村民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另一方面组织村民收看中央电视七台播放的《乡村大世界》和《致富经》等栏目。许多村民纷纷反映中央电视七台播放的节目,使他们学到了许多农业科学技术,给他们带来了一些致富信息,扩大了眼界,为搞好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近2个月的村民大学习活动,受教育农民达2014多人,占人口总数的90%以上,极大地激发了抢抓机遇、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勇气。
领导的看望,点燃我百倍信心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情况比较熟悉,但这次来到农村和往常不一样,肩负重任的我,和其他驻村指导员一样,做好心里准备来到所派驻的村里,为新农村建设尽一份力量。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由于村寨里项目都是统一规划,部分资金还没到位,因此有些项目还未能够按计划实施。进村一个多月来,我主要是先了解村情民意,做好宣传,为村民多办实事,调解一些矛盾纠纷。当然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难题:自己一心想着为村民好,为村寨发展着想,可有些村民不够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是新手,处理一些事情时找不到很好的解决方法,想去向领导请教,又因为路途远,交通不方便,有时候感到很无奈。今天,正当我悲观失望的时候,州、市及嘎洒镇的领导来看望我,亲切地询问我驻村的生活及工作情况,同时给我提出很好的建议。领导的一番番话语,使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在新农村建设道路上,不论我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再低头,一定会迎韧而上,努力工作,不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
第五篇:村官民情日记村官民情日记
一切都将成为过去,而过去所留下的痕迹在督促我思索与前行!
4月份,气温上升,树木换上崭新的绿装,田间的麦子长高抽穗,金黄的油菜花开的正旺,成群的蜜蜂往来耕耘。
4月份很忙,一方面做好大学生村官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复习,参加2014年省公务员考试,
回首往昔,毕业后选择到基层,在大学生村官岗位上服务农村建设的时间快1年了。 1年的时间并不短,基层工作,特别是与农民兄弟朋友们打交道,让我收获很多,感受很深。农村事情复杂,一件事情往往牵扯到很多;农村事情“简单”,与村民沟通交流,村民都是通情达理的。
1年的时间并不长,自己的认识也发生很大变化,需要学的还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需要更多的时间与实践来磨练我自己。
自己显然已不是新村官了,现在的心态更加平和,心智更加成熟。想起去年在校报名参加选聘村官时的激动与憧憬,感觉真好。而今2014年大学生村官选聘报名开始了,一位欲报考村官岗位的朋友打来电话,讨教考村官的经验与打听村官实际状况。
在我毫无保留的解说下,朋友坚定了报考村官的决心并为之积极准备。此时的我,想到现在的朋友就易想起去年毕业到农村服务时的热情。
“新村官”的身份是未来的他们,我如09届其它村官一样,历经一年工作,已经适应了农村。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并壮大村官队伍,一届接着一届,继往开来。
4月25日如期而至,我参加了省公务员考试,笔试已经结束,成绩将在5月下旬出来,考试的感觉谈不上坏也说不上好,不论怎样的结果,事情已经过去,用平和的心态对待。 回到大学生村官岗位,积极调整心态,寻回重心,静下心服务与建设农村,做好工作,认认真真,踏踏实实。
4月份,多变的时节,天气变化大,4月份,美丽与憧憬的时光,春意渐浓,万物复苏。
adiwan小编推荐其他精彩范文:村官民情日记4篇
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
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
村官民情日记
刀坝村官民情日记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