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市各部门、镇街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贯彻落实“对标自贸区、干实试验区”目标要求,积极开展“三服务”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三改一拆、垃圾分类、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2019年工作成效
一年来,全局共办结一般程序案件8663件,收缴罚没款5600余万元;拆除规划类违法建筑2305处85.5万平方米,土地类违法建筑372处13.4万平方米,拆除清理各类广告1.9万余块;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7.6万余份;施划各类人行道停车泊位10548个,查处人行道违停20.58万余起,协助单车企业清理乱停放车辆4.87万余辆,2269人被阶段性停用共享单车;免疫登记犬只4.2万余只、捕捉收容1.7万余只,处罚1900余起;办理许可2.31万件、信访件1360件;改造提升公厕346座,建设示范公厕16座。
牵头全市“三改一拆”工作,成功创建省“无违建县(市、区)”。全市完成连片拆730万平方米,腾出空间1.5万亩;“拔钉清障”99处,完成年度任务的141.4%;拆除违法建筑195.1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156.1%;完成拆迁类城中村10904户243.3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100%;城中村安置房竣工95.8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196.7%;改造旧住宅409.1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116.9%;改造旧厂区134.8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112.4%;拆后利用率达83.8%。
牵头全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覆盖面达到93%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40%,资源化利用率94%,垃圾总量实现负增长,全年垃圾总量增长率为-0.87%。全市592个公共机构、325个小区17000余家企业开展垃圾分类,完成创建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6个,示范街道北苑街道已基本完成创建任务。建成投运“两定四分”集中分类投放点位603个,分类准确率达90%以上。如期完成华川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提前完成二期的建设任务,6月底具备3000吨/日的处理能力,实现垃圾“零填埋”。9月26日,餐厨垃圾处置项目餐饮、厨余、地沟油3条处置线如期建成开始调试投运,标志着我市末端分类处置初步形成。
(一)围绕三改一拆抓攻坚,助推城市转型发展。
严格落实新增违建销号管理制度,以别墅区新增违建、外立面改造路段违建管控为重点,结合小微企业影响生产及消防安全违法建筑专项整治,强化规划执法,确保存量违建大量削减,新增违建有效管控。全局共拆除规划类违法建筑2305处85.5万平方米,土地类违法建筑372处13.4万平方米。规划执法有力助推了“三改一拆”工作,为成功创建“无违建市”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我局各大队会同属地镇街,扎实开展“大棚房”、“保笼”、违建别墅等专项整治,拆除“大棚房”587处,拆除“保笼”7.8万个,排摸处置违建别墅3宗;持续推进连片拆拔钉拆,完成连片拆730万平方米,腾出空间1.5万亩,摸排拔除“硬钉子”99处。
(二)围绕文明创建抓整治,提升市容环境水平。
牵头全市第二批创建十大项目中的门前五包、犬类管理、公用设施提升三个项目,并根据局工作职责,梳理十大创建项目按月开展红黄旗评比。一是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拆除清理各类违法广告1.9万块,办理案件204起,罚款28.6万元;排摸整治电子显示屏3200余处。二是开展犬类专项整治。建立犬类信息管理平台,犬只免疫牌、免疫证与电子犬牌三合一,发放宣传资料13万余份、开展各类活动480余次,安装宣传镭射灯153盏、签订承诺书3.1万余份,免疫登记4.2万余只、发牌1.7万余块,处罚违规行为1900余起,捕犬1.7万余只,在江东街道银河湾小区开展金华首个养犬管理示范小区创建,金华市养犬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三是开展“门前五包”专项整治。完成主次干道沿街商户签订,各镇街基本完成背街小巷、社区沿街商户签订,共签订7.6万余份,查处违法行为1.87万余起。四是开展人行道停车秩序整治。施划人行道停车泊位10548个,查处违法停车行为20.58万起,清理僵尸车155辆,查处拆除占用泊位、私设车锁410处;发放非机动车爱心牌9987份,处罚7671起、罚款14.8万元;清理乱停放共享单车4.87万辆,2269人被阶段性停用单车。五是开展夜市整治。制定出台《义乌市夜市管理实施方案》,对各镇街进行双月攻坚竞赛,检查交办问题1000余个,取缔夜市4个。六是加大环卫保洁力度。截至7月底,环卫处承担的城市道路清扫保洁总面积为1727.74万平方米,管辖转运站51座,城区公厕116座,清运处理生活垃圾58.3万余吨,其中填埋处理12.1万余吨,焚烧处理46.2万余吨,日均垃圾清运处置量达2180吨;清运处理粪便8795吨。
(三)围绕垃圾分类抓规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1.广泛开展宣传引导,推动源头分类投放。利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介,开展宣传引导“五个一”:制作发布一部宣传片、一个动漫片、一首公益歌曲,完善一份指导手册,建成一个宣教中心,开展各类活动260余次,开展培训80余次,2.2万余名骨干受训,发放宣传手册50余万份、广播电视报道189篇、报纸宣传151篇,引导市民主动参与,助推源头分类投放。
2.大力推进“两定四分”,规范实施分类收集。按照全市统一的“三通(通水、通电、通网络)”“三统一(统一外观样式、统一宣传内容、统一监管制度)”标准,每200-300户设置1个点位,全年投运603个,并同步建立“六个一”工作机制,提高点位辐射区域居民的分类能力,小区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3.加大设施设备保障,全面落实分类运输。9月份投用首批分类清运车50辆,并完成第二批30辆已招投标;各镇街淘汰低端收运车340辆,新增分类清运车110余辆;餐厨处置项目购置易腐垃圾直运车25辆;完成主城区首批3座转运站的改造提升,启动第二批3座,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
4.加快推进末端建设,全面提升处置能力。6月底完成华川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任务,处理能力达3000吨/日,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建成再生资源利用中心,餐饮垃圾、厨余垃圾、地沟油3条处置线9月正式投运,易腐垃圾实现资源化处置;建成投用以后宅福丰、苏溪智逸为代表的多个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有效解决一般工业垃圾、大件垃圾和可回收物的去向问题;每个镇街规范设置1个有害垃圾暂存点,并协调生态环境分局与金华相关部门对接,实现有害垃圾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
5.强化监管执法力度,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将垃圾分类纳入全市月度攻坚竞赛,倒逼各镇街推进垃圾分类。深化垃圾分类相关法规的贯彻执行,对拒不履行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管重罚,并纳入信用监管信息系统,全年立案处罚1.4万余起,罚款59.6万元。
……此处隐藏2020个字……,全力开展攻坚。
2.积极配合完成市委巡察和审计相关工作。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市委第四巡察组和审计局分别进驻我局开展巡察和主要负责人离任审计工作。巡察和审计期间,我局党委认真扛起整改落实的主体责任,积极配合做好各项工作。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逐一明确责任人员、整改举措、完成时限,并举一反三,从建章立制入手,确保巡察和审计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3.有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制定2019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签订“处方式”廉政建设责任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积极推动“强素质、正作风、严执法、优服务”主题活动,认真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干部干事不受礼、群众办事不求人”专项整治、“五不”专项整治,全面推进“清廉执法”建设。严格落实岗前廉政党课教育和岗前廉政集体谈话制度,提高党员干部廉政意识,对新提拔中层开展任前集中谈话。围绕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完善权力分解制约和内部监督制度,建立风险预警提醒。对全局389 名公职人员开展岗位廉政风险排查,建立中层以上干部廉洁自律档案。完成全局460人“一家两制”申报填表工作,建立高、中、低三级风险管理台账。
4.强化日常作风纪律督查检查。围绕全市的重大活动和我局中心工作牵头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督查工作,开展周督查21次,月考核8次,刊发创建相关督查通报、绩考专刊18期;围绕夜市管理、小区停车、门前五包、犬类管理、校园周边秩序等工作,开展专项检查督查,刊发各类通报70余期。
二、2020年工作思路
2020年,我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市政府全会精神,牢记嘱托,担当使命,实干干实,按照加快推进“两个样板”城市建设部署要求,紧密结合行政执法和城市管理工作实际,以“提升、规范”为主题,切实开展“三提升一规范”四大行动,在“管理精细化、执法规范化、服务人性化”上提质提效,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示范城市、以世界“小商品之都”为特色的国际城市样板贡献执法力量。
2020年,重点抓好秩序提升、服务提升、队伍提升、执法规范等四大行动:
(一)开展秩序提升行动,助力“美丽义乌”建设。
1.提升城市市容秩序。咬定2020年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目标,提高精细化标准,统筹城市管理相关职能,牵头抓好深化门前五包、广告整治提升、基础设施提升三个创建项目的具体实施,项目化推进、全方位攻坚,确保创建各项任务高质高效完成。结合环卫体制改革,积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全市环卫保洁、公厕管理等方面的检查督导,探索利用信息采集员队伍参与,提升督查实效。
2.提升城市规划秩序。继续深化违建“清零”,重点抓好违建别墅、小微企业影响消防安全违建等专项整治;结合全域土地综合统筹利用、存量盘活、有机更新等,再掀“连片拆”“拔钉拆”行动高潮,完成连片拆、整村拆500万平方米以上,腾出空间6500亩以上;保持防违控违高压态势不松懈,健全违建联动体系,严格落实常态化巡查监管,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新增违建;抓好“四边三化”提升,常态化整治问题点位基础上,建设新一批精品道路示范项目、桥下空间精品示范项目和景观小品。
3.提升垃圾分类秩序。加快淘汰低端收运车,全力推进转运站改造提升,年底前推进城镇“两定四分”、分类清洁运输全覆盖;加快垃圾处置项目体系建设,完善园林垃圾、建筑垃圾、有害垃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处置体系;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建设覆盖全过程的信息化监管平台,对个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行为,实施全过程、全对象的信用管理,促进垃圾分类。
(二)开展服务提升行动,践行“执法为民”理念。
1.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深入推进审批服务改革。对照年度任务目标,全面谋划综合执法和城市管理领域改革创新项目,推进人行道违停处理“警E邮”、生活垃圾处置费收缴方式改革,深化户外店招“无需办”改革,以改革助力城市发展;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在“一网通管”“一网通办”“一网通享”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事前管标准、事中管监督、事后管处罚、信用管终身”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2.以增强群众获得感为目标,强化民生领域工作履职。以深化“三服务”为切入口,围绕农业、水务、环保职能等职能,开展“绿剑”“春潮”“静音护考”“扬尘”等专项执法行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改造提升公厕60座以上;走出去、到现场、想办法、解难题,积极回应信访诉求,化解矛盾纠纷,消除安全隐患,干出市民群众满意度。
3.以增强治理能力为目标,深入推进执法权下沉改革。根据省政府批复精神,在佛堂镇试点基础上,探索深化执法权下沉改革。根据实际梳理权力事项清单,完善统一指挥协调机制,落实网格责任机制,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提升执法成效,把佛堂改革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执法改革样板。
(三)开展队伍提升行动,打造“清廉执法”品牌。
1.突出党建引领业务工作。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支部建设为切入口,深化“最佳实践中队建设”,开展志愿者服务、体验执法等活动,积极培育机关党建工作品牌、十佳党建示范点,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
2.健全督查考核工作体系。在“四个平台”的工作体系下,紧紧围绕中心,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针对执法办案、队伍管理等难点重点问题,完善考绩考核办法,并紧密与干部选先评优等工作相结合,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
3.从严从紧抓好队伍建设。加强队伍日常教育管理,严格落实扫黑除恶、意识形态等相关工作,挖掘工作亮点,体现队伍风采,争取社会支持。深化“干部干事不受礼、群众办事不求人”专项整治活动,坚持问题导向,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落实好“一岗双责”,全面防范“被围猎风险”。
(四)开展执法规范行动,提升“依法治理”能力。
1.加强法制规范建设。围绕行政复议零撤销、行政诉讼零败诉、行政争议零上访“三个零”目标,坚持把非诉讼纠纷化解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深化“1+3+X”行政争议联防联调机制,切实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系统性预防与化解;探索开展“教科书式执法”,规范行政执法处置程序,制定日常执法实景操作指南,规范提升执法办案水平;加强案件办理全流程监督,全面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继续按月开展案卷评查,推进案件办理规范化。
2.深化数字执法建设。以数字化为载体,加快数字平台的开发,在更大范围推广智能运用,尝试在日常巡查等更多领域引入科技手段,并自动告知、自动立案、自动与信用关联,提升执法信息科技水平。
3.全面加强内部规范。一方面,继续完善办公设施、用车环境等内容,提升后勤保障水平;另一方面,完善内控制度,强化财务监督、内部审计及业务督查等工作,从严抓监督落实,助推队伍规范化建设。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