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故事(精选5篇)

时间:2024-12-04 13:00:57
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故事(精选5篇)[此文共14646字]

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故事》范文,但愿能对你的工作学习会带来帮助。

第1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故事★

心态决定一切,只要有积极的心态,做任何事都不会差到哪里去。这是我走上工作岗位后最大的感触和收获。

2013年,通过教师招聘考试,我终于梦想成真的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怀揣着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来到了我现在的学校 ,在这里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可再丰满的理想也抵不过现实的骨感,在我怀着满腔热血,雄心勃勃的想着从此以后一定要把我所学的英语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们,把英语学科发扬光大时,我却成了一名数学教师。当时因学校数学老师紧缺,因此当我一来校时,专业不对口的我就被

逼上了“梁山”。那时我校英语专业的老师有两个,但没有一个是专职的,都是任着语文或数学,英语课就由语数老师兼着上,英语成了名副其实的“豆芽课”。

在我上了一年半的数学课后,学校领导终于让我做了专职的英语老师,当时可把我高兴坏了,我想我终于可以尽情的发挥我的专长啦。可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全校的英语课几乎都被我包下了,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跨着四个年级十个班上着20节英语课。那时候的情景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那时英语学科不被重视,期末考试总分只有可怜的30分,学生的英语基础非常差,甚至有的学生到了六年级还没完全掌握26个英文字母。每个班一周只有两节英语课,经常是上一节课学的内容等到下一节课时孩子们就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导致每次上课时都得把上节课的内容重新复习一遍,这样一来,教学任务都完成不了,更不用说教学质量了。当时可把我给急坏了,这样下去怎么能实现我想把英语学科发扬光大的理想啊。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让我无暇顾及其他,唯一能做的只有埋头苦干,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事实也是如此,慢慢的,孩子们上英语课的激情高了,课堂上发言也积极了,能自信的用几句日常口语交流了,课后遇见我还会腼腆的说“Hello, Miss Jia!”。看着学生们一点一点的在变化,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近两年来,我县教育主管部门越来越重视小学英语,期末考试分值从最初的30分到后来的50分,再到现在的100分,而且现在考试还增加了听力部分的内容,这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个学校也在为提升英语教学水平绞尽脑汁,英语这门学科在我们这里终于翻身了。我们学校现在有5名专职的英语老师,还成立了英语教研组,现在的我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在英语教育教学这条线上了,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在团队的通力合作下,我的英语教学水平一定还会有质的飞跃。七年的教育教学生活,让我收获也让我困惑,给了我经历也更让我成长,其中滋味值得我回味一生,接下来的教育教学,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第2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故事★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2)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8-02-05 10:44:30)转载▼

标签: 教育 教学 教师 分类: 教师成长

学校要求每个老师写出自己专业成长的故事,熬了两夜竟然都难以写出个由头来。哎,平时自己不是爱涂鸦几下吗?怎么就难写出个头来啊!是自己年级大了,知识陈旧了?还是自己更本没有写的材料?今夜又坐在电脑桌前,听着那一曲不知听了多少篇的却怎么也没听厌的歌曲,想静下心来好好梳理哈,自己凌乱的思绪!在略有些伤感的旋律中慢慢沉醉起来,终于明白自己怎么就写不出来的原因了,是啊,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怎能两个晚上一书而就啊!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活拥有太多的酸甜苦辣,拥有太多的喜怒哀乐。为了报考师范学校,做一个有学问,能给孩子带来快乐的老师,初中那会自己拼死拼活,闻鸡起舞,“头悬梁,锥刺股”打电筒看书的那份读书劲头,在夜深人静的夜里又浮现出来。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2)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十多年年前的我还是憧憬着教育事业的毛头小子,如今,自己已成为了有着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在这十多年的教育教学中,也曾经无奈过,有过得过且过的失落, 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句座右铭一直支撑着我的信念,让我一直坚持到现在。记得刚站上讲坛时,对着那些依依呀呀的学生时,有些无奈,他们没有课堂常规的概念,一个个张着茫然的眼睛瞪着你,把我憧憬的课堂梦想击得粉碎。为了能把课上的更好,能让学生更能喜欢我。我自费订购了一些教育教学书籍,曾几多的夜里一个人把灯苦读,在理论上不断丰富自己,渴望自己能快点成长,也能快点解决这困惑的问题。通过自己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一些老教师指点及和校内外老师的交流,终于帮助我逐步走出困境,能轻松驾驭课堂。因为想要这种成功的快乐,所以我更加积极参加一些教师培训的业务学习,进几年来国家更注重教师的业务修炼,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特别有幸的是在xxxx年得到了一次全省骨干教师脱产国培学习,在几个月的学习期间能得到许多专家、名师的指点,能与来自湖湘四面八方的骨干教师一起交流,使我的。教育教学理论得到了质的飞跃,专业知识得到了快速提升。也让我更清楚的认识到:

一、教师一定要注重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因为它能使我们了解现代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时代在不断前进,社会 从要求温饱到小康,再到更富有深层次的生活要求给我们的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所以教育教学需要改革,要改革首先要转变、更新观念,因为它制约和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思想观念是一个人最重要、最根本的素质。它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及工作方向,是行动的指南,观念不对头,工作就不会有激昂的情绪,就会消极怠慢。

二、理论的学习必须和实践相结合,教师一定要认真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认真地进行思考,然后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学习,与别人一起交流,与别人一起碰撞。在“问题”的驱动下,你才会主动地去思考,主动的去学习,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前做教师时我只关心怎么上好这节课,很少再回过头来审视、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学,教师要善于发现以前教学中的问题,然后去分析问题,进而深入研究并设法解决,这样自己的专业上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三、在教师的专业成长道路上,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是非常重要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个教师群体当中,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是非常宝贵的。所以,我要广大教师朋友一定不要错过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只有充分发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各自的作用并注重相互间的整合,才能有效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

经历就是财富。是的,作为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中,无论痛苦,徘徊,快乐或者感动,都是我们心灵成长不可或缺的元素,相信我们在不断地超越过程中,必会化茧成蝶,去领略天空的美丽风光。

我不由想起小时候老师教过我的一篇老舍《养花》的课文:“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作研究 ……此处隐藏10496个字……思了过去工作中存在的误区:

●我们曾经认为贯彻实施新《纲要》就是要抓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而科研工作是少数科研骨干教师的事,这少数人往往是年轻人。

●我们未充分认识到了教师常规工作的重要性。如我们制定的教师考核评价指标偏重于观摩活动、教科研活动、文章发表等硬性指标,导致许多老教师的考核结果不如年轻教师。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凡事都让年轻人担当,忽视了幼儿园整体力量的提升。

●我们没有考虑老教师的经验基础和能力水平,致使一些老教师产生了畏难情绪。

为了激发老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她们的专业水平,我们对这些教师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并根据个性特点将她们分成四类。

第一类:经验丰富,要面子,在实践新《纲要》过程中不愿放弃或改变固有的经验模式。

第二类:年龄不太大,成长可塑性大,但常因得不到重用而缺乏自信心。

第三类:一直以来默默无闻,工作踏实认真,却没有多少突出成绩,对新《纲要》表现出强烈的紧张、畏难情绪。

第四类:能力强,却满足现状,不愿多花精力,想“退居二线”。

对于这些老教师来说,她们更看重同伴的认同、领导的肯定以及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于是,我们根据她们的个性特点、经验基础和发展需求,采取个性化的引导策略,促进她们的成长。

策略一:冲击——扔掉游泳圈,游得更轻松

第一类老教师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贯彻实施《纲要》的过程中,她们也尝试着将新观念转化为自己的教育行为,但已有经验常常让她们产生困惑,面临矛盾冲突。如果她们能扔掉“游泳圈”,不完全依赖已有经验,进步会更快。于是,我们强化她们在群体中的地位,激发她们的学习内需,让她们经历“受到冲击——认真反思——自觉探索——获得成功”的过程,促进她们的专业成长。

案例:

我园实行“导师制”,刘老师是小王老师的导师。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小王老师很快成长起来,刘老师很有成就感。

一次小王老师在组织大班美术活动时没有示范,而是让幼儿看了范画后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探索新的绘画方法,并让个别幼儿取代教师进行示范,活动自始至终将幼儿放在了主体的位置上。

评价时,刘老师认为小王老师组织的活动虽然效果不错,但不示范就让幼儿操作太冒险,不利于孩子技能技巧的提高。其他教师则一致认为这样的组织方式给了幼儿自由探索和表现的空间,充分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人,符合新《纲要》的精神。

这件事让刘老师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事后,她作了认真的反思,意识到自己受到经验的束缚。在后来的全园观摩活动中,刘老师组织了美术活动“我的爷爷奶奶”,她不用范画和示范限制孩子们的表现空间,引导幼儿找出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特点,极大地满足了幼儿的表现欲望,孩子们画出的爷爷奶奶十分生动、形象,该活动获得了全园教师的一致好评。

像刘老师这样的老教师,她们身上有一股认真、不服输的精神。如果她们能认真筛选自己的经验,不断接纳新的观念和操作方法,将成为幼儿园的一笔宝贵财富。

策略二:帮助——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游泳姿势

由于我们平时比较重视培养年轻的骨干教师,使老教师失去了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导致她们对自己缺乏信心。这就需要我们给她们提供合适的舞台,帮助她们找准位置,重树信心,使她们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

案例:

曾经爱说爱笑的林老师变得沉默了。原来,林老师的好朋友们在这几年里成长得都很快,有的是市区级骨干教师,有的是园里的教研组组长、年级组组长,还有的被评为市区级优秀教师。在她看来自己的能力并不低于她们,为此林老师有些失落。于是,她产生了消极的想法:既然这样,我只干好常规工作,别的事我一概不管。 

怎么支持林老师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让她重拾信心,看到自己的价值呢? 

林老师舞蹈功底相当不错,对幼儿舞蹈编排也有一定经验,于是,我们给了林老师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鼓励她参加舞蹈创编比赛,并在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结果她与同伴合作创编的舞蹈荣获全国少儿舞蹈大赛金奖。林老师获得了成功,终于看到了自己发展的希望,也有了许多新思考。为了让幼儿舞蹈教学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林老师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和建构,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智慧。

对于像林老师这样曾经选择放弃的老教师,我们努力寻找适合她们发展的空间,给予机会,给予支持,引领她们感受成长的快乐。

策略三:激励——你可以游得很好

对于第三类老教师,我们注重给予及时的评价鼓励,增强她们向着更高目标前进的信心,鼓励她们借助踏实认真的个性优势在不断学习中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

案例:

已习惯“默默无闻”的杨老师面对新《纲要》的要求,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信心明显不足。每次我们去看她组织活动,她都惴惴不安:啊,又来看我呀!

尽管如此,从她组织的日常活动、环境创设、家长工作等方面,我们明显地感觉到杨老师对工作非常认真努力。为此,我们充分肯定了杨老师的工作,并鼓励大家学习她的工作态度,学习她对幼儿的爱与尊重。在大家的鼓励和赞许声中,杨老师慢慢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她开始坦然面对:来看吧,没关系。当杨老师能自然地面对大家的观摩时,我们给她提出了一些策略性的建议,促使她反思自己的工作,力争有所创新。这样,她在工作中更主动、更有活力了,教研活动时,她也能主动与大家沟通,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对这类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不要求一步到位,而是让她们通过“看看→找找→学学→想想→说说→做做→再看看”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来逐步实现。

策略四:压担子——你来做游泳教练

余老师是属于第四类的老教师,她丰富的教学经验值得许多年轻教师学习,但她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不愿意当“出头鸟”,做什么事总有些被动。我们便采取“委以重任”的策略,打消她“凡事有年轻人顶着”的念头,重新燃起她工作的热情,激发她学习的内需,发挥她的引领作用。

案例:

在以往教研活动中,余老师总喜欢坐在角落里,尽量少说话。每当教研组组长请她发言时,她总说:“这么多能干的老师,让她们多说点嘛!我最不会说话了……”

后来,我们让余老师担任了年级组组长、研究课题小组长,给她压担子。有了责任,余老师发生了转变。年轻教师要求到她班上观摩,她不再推诿了;教研活动时大家让她担任中心发言人,她也不便推辞了;让她给年轻教师提建议,她也不觉得难为情了。我们还让她在培训指导、经验交流活动中唱主角,使她已有的实践性智慧得以发扬光大,由往日明星摇身变为今日新星。

我们为这部分老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她们肩负的担子重了,学习内需强了,工作热情被激发起来了,多年积淀下来的经验也得以发扬光大了。

针对老教师的实际,我们摸索出了一套激励的办法,有效促进了她们的专业成长,使她们发挥骨干作用,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小编希望你能喜欢以上5篇《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范文,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相关内容的范本。

《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故事(精选5篇)[此文共1464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