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识字教学经验交流

时间:2024-12-15 22:58:03
一年级识字教学经验交流[此文共8417字]

阅读识字:

阅读是识字的基础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文读的遍数多了,才能流利,每个字,每句话在孩子的脑子里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课文也就理解了。因此,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味的说教被指导学生朗读所代替,真正让学生在读中找到所需的答案。这样,让学生在每次朗读前都要给学生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新的希望,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唤起他们朗读的欲望,达到朗读的目的。使他们不但认识所学的新字,还理解了每个生字的含义。例如,在我讲的一篇课文中有,“悄悄地”这个词,既是生字又难理解,必须让孩子们在读中感悟出来,我问孩子们;“悄悄地,悄悄地,春天的脚步近了……那你认为春天是怎样来到的?”“是不知不觉的,偷偷的,”我接着问:“你什么时候用到过悄悄地?”孩子们有的说:“妈妈睡觉的时候,我悄悄地做事”,有的边做动作边说……看着那些可爱的姿态,我知道他们是真正体会到“悄悄地”的意思了。孩子们在阅读不但理解了这个词,而且还会灵活运用,同时记住了这个字。这就是新理念取代旧传统教学的特征所在。语文课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课程。作为语文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和口语交际。所以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尤其是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习惯比知识更重要,可以让他们终身受益。

罗曼﹒罗兰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大胆创新,就会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识字规律,真正具备驾御汉字能力,打好语言基础。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识字只有我们把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落实好,才能为学生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游戏识字:

我想可以根据孩子们爱玩,爱动的特点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孩子们能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把字学好把字记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识字方法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因而识字效果也常常不如人意。训练学生短时的识字记忆能力要讲究科学方法。著名教育家崔峦说过:“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需要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教学中,我常用游戏激励孩子识字:“同学们,一会儿我们来做游戏,你们愿意吗?不过你们要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记一记课文中的生字,游戏开始,每一组在黑板上写一个字,一人一笔,看哪组写的又好又快。”教室立刻沸腾起来,第一次比赛结束后效果可能不是特别理想,孩子们配合不是很默契,字有些不会写,纪律乱。针对这些,我让他们自己说说有那些问题,互相交流一下,然后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孩子们的心气非常高。我又提出了要求,这回每组换一个字,写完后评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他们逐步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在这次游戏中,通过协作写字,讨论评比达到了识字写字相结合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还可以根据孩子喜欢猜谜语的特点来进行谜语教学,可以给每个生字都编一个小谜语来加深对生字的认识程度,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样的形式,很愿意自己编小字谜。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孩子思考的能力有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听和说一起联系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啊!然而孩子们得的最多的就是更深刻的记住了所学的生字。

规律识字:

汉字有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特点,根据构字特征,有多种识字方法,用熟字加偏旁组合记字,用形声字特点记字,用联想的方法记字,将熟字加﹑减﹑换一部分记字……但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也是难点。二十一世纪语文教材的编排,为学生识字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语言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体现了多种识字方法,有读词语﹑读句子识字,有儿歌识字,字族识字等。作为教师不应只教给学生几个字,而是让学生掌握识字的规律,找到识字的方法。比如在一年级有些小课文中识字量虽然大,但孩子们掌握得很好。《十二生肖》一课中,生字大都是动物的名字,在教学中,让学生首先观察这些字的特点,小组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同时还和学生一起找一找以前学过的有关汉字进行比较,知道大多数表示动物名称的汉字都带有“反犬旁”,这时,师生一起归类记忆,找到了记字的方法。在练习时,图片中有狮子﹑狗﹑狐狸等动物让学生写出相应的名称,其中狮子的“狮”没学过,我就启发学生:“根据汉字的特点,谁会写‘狮’字?”大多数学生都说了出这个字,孩子们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我一笑,他们知道自己说对了!这时,我和孩子的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还有如带有“言字旁”的字大多数都和语言有关,而带有“日字旁”的字大多数都和太阳有关,有“三点水旁”的字大多数都和水有关,带有“提手旁”的字都和手部的动作有关。可以在课堂上多扩充一些这样的字,增加孩子的识字量。还可以让孩子们试着编一些小歌谣来记住这些有偏旁特点的字。通过字义识字,比如有些字是动词,我们可以让孩子做动作来识记生字,比如“跳”字,让孩子们通过表现这个动作知道跳是蹦和跃的意思,两脚离地全身向前或者向上的动作就是跳,用脚跳,因此和脚有关是“足字旁”通过一学期的识字教学,孩子们大都有了自己的记字方法,当然效果不错。我体会到真正让孩子们掌握识字的规律,这才是识字的最好方法。

作为一名低年级教师我深深的知道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识字教学,因为低年级的语文是以识字为主,识字量大,识字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内容也比较枯燥,而且孩子们往往学会了后面的生字就忘了前面的生字。反反复复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因而教师教的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即使学过记得也不牢。因此近几年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用到了多种识字方法,比如集中识字、分散识字、随文识字、注意识字、归类识字等等这些方法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但如何能让孩子们把学过的汉字记好、记牢才是关键。

喜爱识字: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让孩子从

心底喜欢时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在教学中把识字融入丰富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的识字场景中体验识字的快乐。

可是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我从每天上语文课前抽出5分钟的时间以每种不同的方式来复习昨天所学习过的生字。比如,同桌之间互相考一考生字,让孩子自己成为小老师,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还有就是玩加减字游戏,让学生能以旧字带新字来记忆新的生字。一个班级共有学生52人,可见我的语文教学任务相对来说是比较重的。课堂上我要在短时间里了 ……此处隐藏3689个字……它们都是由基本的笔画和偏旁部首组合而成的,而笔画、偏旁、部首的加、减、替换是主要方式,教材中也有大量的此类识字内容,要让学生自主去发现。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独体字后,把这些简单易记的独体字当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减、合、分的方法帮助学生识记新字。在这样的识字活动中,学生人人都渴望成为会“千变万化”的识字魔术师,主动性不请自来。

8、语言环境中识字。

提倡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中有读,读中有识。首先识读词语,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词语后,即识读句子。有些出现频率极高的词如“啊、吗、在、于”等,即使以词的形式出现,学生也感到陌生无趣,而如果将它们融入句子,将会事半功倍。例如:“这山真高啊!你爱画画吗?一年之计在于春……”等。通过多形式读,学生既识字,又学会读句的语气,还潜移默化认识标点符号,可谓一举多得。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因为学习语文需要凭借,然而识字仅仅依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尽管大部分生字先后要在课文中循环多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性记忆的次数。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向课本外延伸,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报刊,让学生听儿歌、读儿歌、背儿歌,激发其兴趣,丰富其知识,发展其语言。

第五篇:识字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识字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识字教学上的“创新”就是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变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本”环境中掌握知识,掌握汉字规律,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保持孩子们强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的一种教学方法。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更为了让孩子们“人生识字聪明始”,我借鉴和创造了许多“创新识字”的方法,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创新识字”教学方面的两点做法,还望各位老师能多多指教:

一、快乐游戏法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我在“创新识字”教学中,经常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读词赏画”、“读文找字”、“孪生聚会”、“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选难认字”、“眼明手快”、“邮差送信”等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

例如:“玩玩字卡”:学生小组协作学习,通过玩字卡认读生字。摆--边摆边读,一人一张,不会的可请教小组同学;读--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学生齐读自己的字卡,可找出难认字拿在手里或摆在一旁;考--学生互相考认字卡,自己不会的跟人学,别人不会的想法教;利用字卡识字时,往往会出现一个令老师尴尬的场面,就是学生玩起了字卡,老师本想让他们收起来进行下一个环节,可是教他们收也不收,根本就不听老师指令,摆弄起没完,课堂有些失控,针对这一现象,我最后总是设计:收--学生在听到老师的命令后快速收字卡,边收边读。

又如:“找找朋友”:如在教学“妈”字中,我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边跑边说:“我是‘女’字旁,谁来和我做朋友?”到讲台后另一个同学马上也拿着卡片,边跑边说:“我是个‘马’,小马的马,我来和你做朋友。”两个人把“女”字旁、“小马的马”组合成“妈”字。接着让学生说说“妈妈”的“妈”为什么带“女”字旁,有学生说:“如果是单人旁,就成了男的,男人不可以生孩子做妈妈的。因为妈妈是“女”的,所以带“女”字旁。”让学生明白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读音的识字规律。让学生整体地识记汉字,使其在有了三、四百字的汉字积累后,自己发现和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通过形声字等提高识字效率。

还有“选难认字”:各组商量选出本组的两个难认字后,各小组长在本组难认字的字卡上打“√”。先请几个慢生开火车读没有打“√”的生字,再请几个中等生开火车读打了一、两个“√”的生字,最后,请几个学生读打“√”较多的生字。鼓励学生争做“聪 1

明娃”,开动脑筋想办法记忆难认字,例如记“警”字,有学生说一人违反了交通规则,一位警察走过去,向他敬了一个礼,说了一句话,提醒他以后再也不要这样了,所以“警”是“敬”加“言”,其他学生可补充;记“转”字,有学生说“转”字上“车”加“专”,就是说一个人开车一定要专心,否则在转弯的时候就有可能撞到花台上,要赔钱的;记“豫”字,有学生说“豫”是“予”加“象”组成的,“予”在古语中是给的意思,别人要送给你一头大象,你觉得大象太大了,就犹豫着到底接还是不接呢??采用这些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的方法,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二、新奇引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的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由于学生升入了二年级,有了一定的识字经验,我就在原来识字方法的基础上,又提高了难度。

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如果能让儿童把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通过猜谜来巩固所学知识,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教“满”字时,这个字形比较复杂,很难记,于是,我就说:“头上杂草长,旁边流水响,若再加一两,多得往外淌。这是什么字?”有的聪明的学生就会回答:“满”,我再让他解释猜字的理由,这一过程中,满字的字形和字义学生就自然而然的掌握和理解了。

“顺口溜”这种形象化的语言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掌握生字。例如,学习“力”字,先板书“刀”字让学生读,再把“刀”的一撇写透变成“力”,并随口读出“‘刀’字出了头,‘力力力’”,让学生把顺口溜说一、两遍。然后教师边作动作边问:“我把桌子推动了,用了什么?”“手。”“光有手,手上没一点力气能把桌子推动吗?”“不能。”“这就是‘力气’的‘力’。”最后启发学生组词造句。另外,今年我们升入了二年级,我就进一步提高了学生造句的难度,任意选择课后词语中自己喜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进行口头或书面的创新表达,将选择的词语巧妙地组合在一段有意思的句段里,争造“五星句”,激起孩子们强烈的新奇感和创作欲望,既积累了识字量,又锻炼了表达能力。

其实,在识字教学上,我们每位班主任老师都在不断探索,也都各有妙招儿,我希望能与大家勤交流,共切磋,多学习,同进步!

推荐更多文章:

识字教学经验交流稿

一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交流

浅谈一年级识字教学论文

浅谈一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

一年级识字教学反思

《一年级识字教学经验交流[此文共841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